台灣歷史舞台的康氏人物─清代篇

大陸福建與台灣,隔海相望。大陸政權未在台灣設官治理之時,福建民眾即因和種原因登陸台灣謀生發展。一六六一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,在台灣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。

未幾,鄭氏王朝為滿清王朝擊潰,隨後遷台的民眾更多,正式展開大陸向移民的序幕。康氏族人亦跟隨歷史洪流,進入台灣寶島,在各地落地生根,在這片土地上成長,並躍然台灣歷史舞台。

康姓族人在整個人口結構中,所佔比例很小。要在台灣歷史上尋找康氏族人,困難度相當高,筆者從各種不同管道,翻遍各種史書整理出清代台灣歷史上的康氏人物,供宗親參考。名單如下:
康玉,年籍不詳,康熙二十二年六月,出任隨軍總兵,協助施郞攻克台灣,見臺灣外記平澎臺諸將姓氏。

康朝,福建同安縣人,行伍出身,康熙二十五年任澎湖協右營把總,見臺灣縣志、重修臺灣縣志。

康運昌,陝西廣陽人,行伍出身,康熙三十年任澎湖水師左營遊擊,見臺灣通志、臺灣縣志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、重修臺灣府志(范志)、重修臺灣縣志、澎湖廳志。

康卓然,漳州龍溪縣人,歲貢出身.由連江縣教諭調補臺灣縣儒學教諭,康熙四十八年任,五十二年秩滿,陞京衛武學教授,見臺灣通志、臺灣縣志重修、臺灣府志(范志)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、重修臺灣縣志、續修臺灣縣志。

康孝本,武進人,舉人,雍正七年任臺灣縣知縣,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。

康岳,漳州龍溪人,廩貢出身,乾隆元年任彰化縣儒學訓導,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、重修臺灣府志(范志)、彰化縣志。

康朝英,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,行伍出身,光緒五年二月初二日署,以後至十八年案闕,見臺灣通志。

康氏,大甲潤洲女,林沛然妻,年二十八寡(六年舉報),年五十七。見淡水廳志節孝章。

康陵,福建人,臺灣水師協鎮(副將),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、重修臺灣府志(范志)、重修臺灣縣志、續修臺灣縣志。

註1、歲貢是指每年或每兩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各府、州、縣學中選送優秀廩生(又稱秀才、生員)升入國子監就讀,稱為歲貢(貢生),俗稱「 明經 」。

貢士不同於貢生,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 。另有例貢是指捐款於官家「援例捐納」取得貢生資格,分附貢、增貢、 廩貢等。

註2、副將為元朝、明朝和清朝的一個軍銜級別,又稱為協鎮。清朝綠營,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、總兵、副將、參將、遊擊、都司、守備、千總及把總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